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喻雯, 胡兴越, 倪建芳,等. 磁共振3D-TOF联合3D-FIESTA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的诊断价值[J]. 浙江医学, 2016, 38(18):1487-1490.
[2]郭玉涛, 屈建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8):983-984.
[3] 冯霞.三叉神经痛病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1):25-26.
[4]王思博, 刘亢丁, 杨弋,等. 中国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阳性率及分流类型—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 2018, 13(3):251-256.
[5]吴萍, 徐洋洋, 徐智强,等. 三叉神经痛的证治方药规律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 26(2):201-203.
[6]胡兴祥, 徐维芳, 彭漪,等. 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晨峰血压达标率[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6, 30(7):492-495.
[7]朱洪宽, 张顺吉, 陈永伦. DSA引导射频热凝联合血府逐瘀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对血浆β-内啡肽及P物质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27):3020-3022.
[8]杨玲. 针灸、中药内服联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5):169-170.
[9]李娜, 何亮亮, 王小平,等.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12):1387-1391.
[10]赵明, 刘铁镌, 栗雪梅.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三叉神经疼痛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7, 38(5):665-667.
[11]王婧爱, 罗芳. 三叉神经痛发病的分子机制学研究进展[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 23(1):55-58.
[12]石慧清, 于笑艳. 祛风通络汤加减方联合奥卡西平对早期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6, 37(11):1466-1468.
[13]〖JP4〗赵少宁, 张占鹏, 王晓菊,等. 自拟熄风通络组方联合耳穴压籽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6, 14(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