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洪耀,王志甫.复春散Ⅱ号外涂联合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9,(4):499-501.
点击复制

复春散Ⅱ号外涂联合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临床研究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9年4期
页码:
499-501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19-04-0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9.04.029
作者:
郭洪耀1王志甫
1.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烧伤整形科(南阳473000);2.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中医内二科(南阳473000)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瘢痕增生瘢痕状况生存质量应对方式
分类号:
R644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摘 要 目的:探讨复春散Ⅱ号外涂联合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7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春散Ⅱ号。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瘢痕状况(VSS)及生存质量(BSHSB)分值、应对方式(MCMQ)评分。结果:①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②瘢痕状况:两组治疗2个月后皮肤柔软度、厚度、血管分布、色泽及总分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③生存质量:两组治疗2个月后一般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总分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④应对方式:两组治疗2个月后屈服、回避分值较治疗前降低,面对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屈服、回避分值低于对照组,面对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瘢痕移除原位皮肤再生法联合复春散Ⅱ号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瘢痕状况及应对方式,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且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席云峰,张 斌,苏 伟,等.保湿性敷料覆盖肉芽创面自体微粒皮移植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临床研究 [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11):13871389.
[2] 李 莉,赵宇辉,于晓牧,等.强脉冲光联合压力疗法治疗烧伤患者瘢痕增生的疗效观察 [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8):610611.
[3] Zhang YT,LiTsang CWP,Au RKC.Systematic Review on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Stretch on Hypertrophic Scars after Burn Injuries [J].Hong Kong J Occup Ther,2017,29(1):19.
[4] 方进勇,陈志坚,高士华,等.烧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的烧伤创面处理及终点标准规范 [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3,25(1):120.
[5] 彭冬梅.中药疤痕膏辅助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疤痕临床观察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6):689691.
[6] 王 磊.联合使用弹力套联合硅凝胶膜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观察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4):26882689.
[7] 周 阳,熊 静.二氧化碳点阵激光3种模式联合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 [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1):23.
[8] 陈学巧.压力疗法联合激光照射对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效果 [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9):10611063.
[9] 赵 楠,陈全喜.皮肤原位再生复原技术防治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5,27(4):291293.〖ZK)〗
[10] 赵贤忠,孙记燕,葛永亮,等.皮肤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创面修复及瘢痕防治中的临床转化应用 [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6,28(2):8196.
[11] 柏 杨.疤痕软膏配合醋酸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60例 [J].陕西中医,2012,33(6):696697.
[12] 温春泉.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后瘢痕增生的临床观察 [J].世界中医药,2017,12(4):797799.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