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姚婧,宋彦丽,李磊,等.性别、年龄、卒中类型与卒中后失语症类型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3,8(9):723728.
[2]乔玉,马继红,彭拥军.近10年针灸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风后失语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8(21):3033.
[3]黄如训,梁秀龄.临床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9261.
[4]杨清露,丘卫红.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3):229231.
[5]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352353.
[6]高素荣.失语症[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6:434452.
[7]赵凯赫.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言语康复治疗中风后命名性 失语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8:1920.
[8]王煜明,李爱萍,王浩.等.针刺配合语言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1920.
[9]齐国豪,常宝燕,赵全忠.头皮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38例[J].光明中医,2017,32(2):256257.
[10]李种泰.解语丹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失语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2005,32(3):250.
[11]周慧君.天麻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2):5658.
[12]王睿,费洪新,李晓明. 石菖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7):136 140.
[13]赵检英,石雕,谭茜,等.全蝎纯化液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 tPA、PAI1 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 195196.
[14]朱利,苏同生.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9,40(6):814.
[15]杨文海,宁显忠,赵德福,等.脑梗死患者血清五聚素3、甲壳质酶蛋白40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6表达及检测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