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张烨,王小平.王小平传承顾氏外科理论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经验总结[J].陕西中医,2021,(3):366-368.[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0.03.026]
点击复制

王小平传承顾氏外科理论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经验总结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3期
页码:
366-368
栏目:
名中医经验
出版日期:
2021-03-09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姜张烨王小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外二科,上海 200071)
关键词:
顾氏外科 下肢溃疡 臁疮 中西医结合 内治 外治
分类号:
R 26
DOI: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0.03.02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下肢溃疡因其难愈、易复发,成为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之一,历代医家对其治疗不断探索,顾氏外科作为传统的外科流派之一,历经诸如顾筱岩、顾伯华、唐汉钧、阙华发、王小平等医家的钻研探索,创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顾筱岩认为,湿热瘀滞凝聚是臁疮形成的根本,顾氏外科第三代传人顾伯华认为气血耗伤,络脉失畅,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稽留,肌肤失养所致,复因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而成,或因小腿皮肤染毒而诱发。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唐汉钧认为“虚、邪、瘀、腐”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下肢溃疡易诊难治,难以愈合,容易复发的根本原因。顾氏外科第五代传人王小平认为“瘀”是形成臁疮的根本,“虚”为其难愈合及复发的关键,臁疮病以“虚”为主,不同时期又兼有湿热毒蕴或气血阴阳亏虚; 治疗上主张“通脉道、祛瘀阻、利湿热、补气血”,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用,共奏疗效。现从王小平治疗下肢溃疡入手,分析顾氏外科流派的理论渊源与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外科名家顾筱岩学术经验集[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149-150.
[2] 顾伯华.实用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96.
[3] 杨伟朋,阙华发.下肢溃疡外治法的临床研究概况[J].陕西中医,2016,37(1):126-127.
[4] 唐汉钧.中医外科临床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08-118.
[5] 阙华发,张 臻,王云飞,等.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中医治疗策略[J].北京中医药,2016,35(10):925-927.
[6] 阙华发,王云飞,邢 捷,等.从络脉论治慢性难愈性疮面[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10):995-999.
[7] 陈奎铭,王小平.顾氏外科诊治下肢静脉性溃疡经验的传承与创新[J].中医药导报,2017,23(5):12-14.
[8] 何 伟,陈思婷,王万春.中医药外治下肢静脉溃疡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6,31(3):451-453.
[9] 靳汝辉,王小平,王 群,等.腔内微波闭合术结合中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705-1707.
[10] 沈朝斌,顾 珺,林千里,等.中医药对创伤修复作用的Meta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56-59.
[11] 张 宇,王小平,粟文娟,等.清营方中药熏洗结合疮面缠缚治疗臁疮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6-8.
[12] 王小平.下肢静脉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102-110.
[13] 唐汉钧工作室.唐汉钧学术经验撷英[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66-68,162.
[14] 孙玉漳,高 宗.“十伤灵”治疗外伤疮疡136例[J].新疆中医药,1995,2(15):8-9.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专科疾病临床“五新”转化项目(16CR3026A)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