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小雷,白 峰,李倩倩,等.通腑消阻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1,(8):1053-1055,1059.[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0.08.016]
点击复制

通腑消阻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8期
页码:
1053-1055,1059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8-0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张小雷12白 峰1李倩倩1杨剑飞3
(1.河北省胸科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1; 2.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 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3.正定县人民医院,河北 石家庄050800)
关键词:
老年性肠梗阻 通腑消阻方 中药灌肠 炎性因子 胃肠激素 中医证候积分
分类号:
R 574.2
DOI: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0.08.016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观察通腑消阻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性肠梗阻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消阻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疗效、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转手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检测两组血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水平差异。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变,且观察组血清胃动素(MOT)水平较对照组上升,血清胃泌素(GAS)、二胺氧化酶(DAO)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消阻方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老年性肠梗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调节胃肠道激素表达,保护肠道屏障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耀丽,李晓冉,郭大鑫,等.老年肠梗阻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4):339-343.
[2] 姚 璐,龚昱达,张 波,等.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34(3):196-199.
[3] 杨 羚,杨 彦,姚俊鹏,等.陈名金运用因势利导法治疗肠梗阻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2018,36(6):17-19.
[4] 杨士民,项 琦,常 艳,等.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1):14-19.
[5] 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88-593.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1.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8] 韩正阳,周永坤.中医治疗肠梗阻文献述评[J].新中医,2018,50(6):39-41.
[9] 刘建华,刘 团.增液承气汤加减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15例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3):3295-3297.
[10] 穆 童,周永坤.颠簸疗法联合通腑消饮汤预防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8):298-301.
[11] 张 亮,孙乃辉.通腑承气汤对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胃肠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1):20-24.
[12] 金丽霞,金丽军,栾仲秋,等.大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0,37(1):121-126.
[13] 吴恺怿,郭 欣,黄娜娜,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模式的柴胡加芒硝汤治疗便秘的系统功效研究与机制预测[J].中草药,2019,50(21):5170-5177.
[14] 王梁凤,柳小莉,李慧婷,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枳实挥发油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8):1909-1917.
[15] 谭珍媛,邓家刚,张 彤,等.中药厚朴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2):228-234.
[16] Ramazan Y,Mahmut OK,Merve I,et al.Evaluation of intestinal damage biomarkers in calves with atresia coli[J].Journal of Veterinary Research,2018,62(3):379-384.
[17] 李永华,陶 军.通腑导滞敷脐法对急性肠梗阻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1):87-91.
[18] 李 伟.肠道支架与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治疗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应用比较及对血清DAO、MDA水平的影响[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9,11(1):41-45.
[19] Nicolas CB,Sandrine O.Intestinal obstruction following use of laparoscopic barbed suture:A new complication with new material?[J].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 Allied Technologies,2012,21(5):369-371.
[20] 张瑞鹏,戴 毅,王 辉.生长抑素联合地塞米松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和血清LPS、IL-6、hs-CRP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24(12):1991-1995.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计划项目(2016061)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