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 扬,刘 睿,杨再波,等.IgA肾病单纯性血尿患者牛津病理分型特点及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6):32-34.
[2] 李 岩,远 方.益肾健脾活血方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及其对免疫调节作用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8):54-57.
[3] 王勇雁,王 慧,李 净,等.无症状血尿患者尿VEGF和IL-6水平与肾小球病理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人民军医,2019,62(10):963-966.
[4] 王子燕,韦芳宁.韦芳宁教授应用“辨体-辨病-辨证”治疗肾性血尿的经验浅探[J].四川中医,2019,37(1):15-17.
[5] 潘飞翔,林 燕.从“阴火致病”论浅谈慢性肾炎的病机和治法[J].陕西中医,2019,40(12):1749-1751.
[6] 高玉萍,符碧峰,王耀光.黄文政教授治疗肾性血尿临床经验总结[J].天津中医药,2020,37(5):540-543.
[7] 刘 扬,刘 睿,杨再波,等.IgA肾病单纯性血尿患者牛津病理分型特点及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6):32-34.
[8] 朱文锋,朱咏华.中医常见症状鉴别诊断(21)——尿血尿浊[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9):1719-1722.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2.
[10] 张艳华,王建成,史振伟.异常形态红细胞百分比法和芽孢状等特殊异常形态红细胞百分比法在小儿肾性血尿诊断中临床价值的对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9):961-963.
[11] 唐 洁,俞东容.浅析IgA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9,20(7):645-646.
[12] 陈小燕.王维英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2018,39(1):110-112.
[13] 黄 金,侯海晶,包 崑.杨霓芝教授辨治无症状镜下血尿经验[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2):29-32.
[14] 康 峰,杜丽娜.两种不同术式对肾结石患者血清Cys-C,NGAL,Kim-1,凝血功能和MDA,SOD水平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22-26.
[15] 张桐慧,王 玲,陈 玲.血清乙酰肝素酶、α-L-岩藻糖苷酶和胱抑素C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临床价值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6):687-690,694.
[16] 陈如月,李晓忠,朱 赟,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配体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9,35(3):170-176.
[17] 邢小平,唐吉斌,王传发,等.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肾功能的关系[J].检验医学,2019,34(5):405-407.
[18] 徐 杨,杜惠芬,李克生,等.金标法检测尿β2-MG在肾功能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3):306-307,311.
[19] 马成勇,王元花,杨 敏,等.白茅根及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19,25(2):168-172.
[20] 沈佳雯,夏玲红,孙 黎,等.仙鹤草的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7,36(1):68-69.
[21] 卜 兰,刘 菲,熊 亮,等.益母草属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0,15(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