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裴国超,马金荣,赵 丽,等.益肾清利活血方治疗肾虚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患者尿常规、肾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483-486.[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2.04.018]
点击复制

益肾清利活血方治疗肾虚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患者尿常规、肾功能的影响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2年4期
页码:
483-486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22-04-0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裴国超1马金荣1 赵 丽1潘红梅1陈洋洋1 方 超1 李红霞2
(1.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2.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北京 102401)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益肾清利活血方 肾虚湿瘀 尿常规 肾功能 预后
分类号:
R 692.31
DOI: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2.04.018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方治疗肾虚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患者尿常规、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虚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活血方,两组均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评定中医症状评分,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肢体肿胀、腰膝酸软、尿浊尿血、舌暗红和脉沉)、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和肾功能(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5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4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方治疗肾虚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虚、湿热瘀滞症候,减少蛋白尿和血尿症状,延缓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功能损害进展,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刘 琴,王红蕾,邓康平,等.贝那普利联合黄葵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8,47(1):96-98,110.
[2] 邱承高,程 星,张 莹.肾衰宁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慢性肾炎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和血小板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0,41(8):1088-1090.
[3] 中华中医药学会.慢性肾小球肾炎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29-132.
[4] 陆再英,钟南山,谢 毅,等.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46-455.
[5] 刘炳林.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解读和起草情况说明[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12):2075-2081.
[6] 陈红星.氯沙坦钾联合百令胶囊对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TNF-α和sFIt-1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7):1631-1633.
[7] 王永丽,杨秀勇.肾康注射液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9):72-74.
[8] 石秀祯,李 琴,罗 琼,等.血清细胞因子和尿液微量白蛋白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发展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3):305-308.
[9] 闫冬梅.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2):116-117.
[10] 王 玲,宗 玮,李富鑫.自拟通络祛白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肾络不通证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0,42(8):741-744.
[11] 王 萍,赵宏波,张振忠.辨证治疗中老年慢性肾炎探讨[J].陕西中医,2016,37(11):1522-1523.
[12] 李东洋.健脾益肾清化汤联合肾炎康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9,40(11):47-49.
[13] 姜 辉,顾胜龙,张玉婷,等.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5):93-96.
[14] 吕 琴,赵文晓,王世军,等.黄芪活血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9):215-224.
[15] 陈梦雨,刘 伟,侴桂新,等.山药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0,48(2):62-66.
[16] 邵礼梅,许世伟.山药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7,45(2):125-127.
[17] 顾思浩,孔维崧,张 彤,等.白术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及复方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69-73.
[18] 任伟钰,郑宜鋆,张月梅,等.当归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0):2484-2487.
[19] 刘 璇,高美风,孔 毅.水蛭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生物技术,2017,24(1):76-80.
[20] 黄意婷,赵艺蔓,庾雪鹰,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土茯苓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2020,15(7):1063-1066.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019303)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