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 震.论肝主敷和[J].陕西中医,2022,(10):1323-1325.[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2.10.001]
点击复制

论肝主敷和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2年10期
页码:
1323-1325
栏目:
述 评
出版日期:
2022-10-0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杨 震
(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21)
关键词:
肝脏 敷和 源流 功能表现 和法 杨震
分类号:
R 333.1
DOI: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2.10.00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中医教学和临床中对肝的功能多注重肝主疏泄、主藏血,理论上不够充实。我们以《内经》、张仲景、金元四大家等历代医家对肝的认识开始学习研究,厘清了“肝主敷和”的渊源、意义。肝主敷和理论的形成最早源自《内经》的论述,是中医学对肝脏功能认识的重要理论之一。肝主敷和,则少阳生发之气得以敷布,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血化生,脏腑安和。通过对肝主敷和这一中医理论的研究及阐释,进一步明确其学术理论及临床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 敏.王槐荫“以肝立论”的学术思想在内科的临床运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11(2):24-26.
[2]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3.
[3] 杨 震,郝建梅.“气机学说”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0,30(3):193-195,214.
[4]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
[5] 周学海.周学海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302.
[6] 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
[7] 薛 己.明医杂著[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3.
[8] 陈士铎.石室秘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
[9] 唐容川.血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10]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0-301.
[11] 陈潮祖.中医治法与方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4.
[12] 周慎斋.医家秘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8.
[13] 杨 震.杨震相火气机学说研习实践录·学术求索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59.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黄元御长安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陕中医药函(2018)384号]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