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朱慧婷,王业皇.双波混合激光消融术联合围扎悬吊治疗Ⅱ~Ⅲ度内痔[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2):319-322.
[2] 徐先涛,钱正均,王旭东.大柴胡汤治疗痔疮肿痛出血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4):501-503.
[3] 宣恩胜,江洪亮.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78-80.
[4] 常 青,杨丽丽.TST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Ⅲ、Ⅳ度内痔及混合痔4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2):198-199.
[5] 方 芳.清热祛湿汤对痔TST术后恢复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11):166-168.
[6] 唐 诚,吴 闯,彭云花,等.实炎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吉林中医药,2021,41(1):54-57.
[7]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丁义江,皇甫少华,等.痔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 修订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2,11(3):243-247.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53-54.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8-130.
[10] 张 秋,王颖川,沈志鸿.TST微创术与PPH治疗混合痔的术后并发症及肛肠动力恢复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35-36.
[11] 杨 洋,陆 雄,陈海伟,等.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环状Ⅲ~Ⅳ度内痔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0):1330-1332.
[12] 马 勇,杨建栋,高建军.痔的现代外科治疗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9,40(4):251-255.
[13] 邓业巍,许召杰,张胜威.TST与PPH治疗Ⅲ~Ⅳ度内痔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8(2):176-178.
[14] 付 琳,付 强,李 冀,等.黄连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1,49(2):87-92.
[15] 姚 雪,吴国真,赵宏伟,等.黄芩中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20,47(7):215-220.
[16] 李嘉诚,吴 岚.黄柏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18,36(5):389-391,398.
[17] 何育佩,郝二伟,谢金玲,等.紫苏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8,49(16):3957-3968.
[18] 凡 杭,聂安政,包 莉,等.藿香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1,40(11):45-53.
[19] 李冲冲,龚苏晓,许 浚,等.车前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J].中草药,2018,49(6):1233-1246.
[20] 邓桃妹,彭代银,俞年军,等.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0,51(10):2703-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