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启儒,李代强,郑姣云,等.重症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形态学特征[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1,37(8):964-968.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童肺炎协同创新共同体,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病毒性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9,34(10):801-807.
[3] 张英博,李 楠,王曼莉,等.宣肺止咳方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5):760-764.
[4] 章昌敏,黄柏清,余 静.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体和其耐药性以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研究[J].中国病毒病杂志,2022,12(1):52-57.
[5] 周 旭,李书晴,王艳萍,等.中医药干预病毒性肺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2):1094-1097.
[6] 车艳娇,庞立健,吕晓东,等.中医药科学防治病毒性肺炎的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5922-5926.
[7] 陆汉明,任明星,张黎雯,等.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40例[J].环球中医药,2020,13(4):741-743.
[8]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204-1205.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1994:6-8.
[10] 李 娟,周珊珊,杜艳平,等.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风热郁肺证对症状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4):49-51.
[11] 金 苗.小儿肺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特点和使用肺力咳合剂的改善价值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6):3024-3026.
[12] 姚 博,孙丽平.从五运六气论小儿肺炎喘嗽病因病机及治则[J].吉林中医药,2020,40(1):25-27.
[13] 林丽丽,冯 璐,黄 克,等.儿童病毒性肺炎分期防治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及策略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6):949-957.
[14] 贺孝良,侯小霞.小儿肺咳颗粒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肺炎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4):440-442.
[15] 车艳娇,庞立健,吕晓东,等.中医药科学防治病毒性肺炎的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5922-5926.
[16] 彭林强,薛 满,马春利,等.头孢噻肟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重症肺炎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11):1556-1559.
[17] 陈河雨,陈滢宇.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临床研究进展[J].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0,36(5):747-750,封3.
[18] 胡克崇.清热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热哮证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3):64-66.
[19] 袁 方.肺炎汤与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儿童痰热壅肺型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2,54(2):126-130.
[20] 倪金凤,庞保东,田庆玲,等.唐山地区2011-2014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常见细菌及IL-12与降钙素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10):1728-1731.
[21] 李 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病毒类型与炎症因子关系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2,34(1):116-118.
[22] 孙祥军,王 程.miR-98通过调控PALM3对肺炎链球菌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22,27(4):520-526.
[23] 熊 佳.噻托溴铵联合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10):108-110.
[24] 牟来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胰腺炎大鼠HMGB-1、TERM-1、MPO、BALF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3):1336-1338,1342.
[25] 郭英利,吕 冰,王小威,等.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及MPO、MMP-9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1483-1485,1488.
[26] 傅利民.桔贝合剂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2):57-59.
[27] 朱慧渊.疏肝健脾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黏膜MPO含量及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5):1273-1275.
[28] 罗琪明.甘草酸苷对炎症性肠病模型大鼠组织病理学和MPO、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D].泸州:西南医科大学,2020.
[29] 朱昭琼,杨亦彬,郑 洪,等.白细胞滤器-1对体外循环中白细胞数量、IL-6、MPO水平和心肌病理学变化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6(3):429-431.
[30] 覃钊凡,徐 健,王月颖,等.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X线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6):1526-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