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 瑶,王 艳,薛 强,等.心痛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9):2049-2052.
[2] 董 昕,杨朋康.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维拉帕米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4):485-488.
[3] 李慧敏,熊兴江,赵 晖,等.近3年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7):606-616.
[4] 李海啸,闫 磊.《玉机微义》胸痹虚证探析[J].陕西中医,2021,42(10):1439-1441.
[5] 巩昌镇,梁繁荣,李灿辉,等.对JAMA“针刺辅助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随机临床试验”一文的讨论[J].中国针灸,2021,41(4):359-364,370.
[6] 邱 敏,孙 科,陶 劲,等.《金匮要略》胸痹“阳微阴弦”病机探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2):151-152.
[7] 李 京,张明雪,金跟海.胸痹心痛中医学证机概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430-243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1-390.
[9] 韩景波,陈卿倩,吕艳杭,等.化痰开痹汤对痰浊型难治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Lp-PLA2、MCP-1、sICAM-1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10):2327-2331.
[10] 俸道荣,韦 斌,曲 楠,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小建中汤加减治疗阳虚痰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2):1184-1187.
[11] 夏哲林,章 欣,金礼通,等.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1,43(7):1772-1774.
[12] 孙秋月,夏梅华,闫茹玉.欣康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胸痹心痛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7):960-963.
[13] 董良杰,王勤俭,王单一,等.少林八段锦锻炼联合益气凉血生肌方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步行功能及LVESD、LVEDD等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322-325.
[14] 王 芳,陈 洁,刘宇涵,等.通心络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21,16(17):2605-2610.
[15] 李 翔,赵琴琴,郑鸣之,等.黄芪甲苷和丹参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后心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1,38(18):2208-2214.
[16] 赵玉涵,肖光旭,范斯文,等.丹参-川芎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2,30(6):461-469.
[17] 刘 俊,周有利,潘云红,等.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部分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7):792-796.
[18] 钱承嗣,蒋 峻.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和血脂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21):4614-4617.
[19] 柴娟娟,韩卫星,张松文.氯吡格雷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1):12-15.
[20] 王 科,王琼芬,钟永强,等.炙甘草汤加五参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和内皮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3):494-497.
[21] 陈 军,谭德敏,蒙振发.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细胞凋亡、斑块稳定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2):2477-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