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斐雪,郑书林,张锡萍,等.针灸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患者认知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1,42(10):1462-1465.
[2] 李慧君,李文龙,吴 辉,等.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居民脑卒中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66-69.
[3] 赵立伟,李 芳.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对患者P-selectin、CD63、CD62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1,50(1):58-60.
[4] 兰 永.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焦虑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3):113-115.
[5] 石红亮.乌灵胶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情绪及睡眠状态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3):45-46.
[6] 孙 萍,韩 英,丁 昊.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加味温胆汤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2):38-44.
[7] 姚宇涵,郑鑫磊,张 逸.归脾汤加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伴焦虑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7(12):111-115.
[8] 周宏健.降气达郁汤联合情志疗法治疗PCI术后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
[9] 张 杰.降气达郁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焦虑状态的疗效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
[10]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17-20.
[11] 程 琼,庄文锦,刘君鹏,等.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8(25):3949-3951.
[12] 刘 璐,李晓军,张潇潇,等.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盐酸曲唑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状态的效果[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2,21(20):5-9.
[13] 倪传艳,杨 波,巨明星,等.思维导图联合怀旧疗法对AD患者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1,50(9):1514-1517.
[14] 周 娟,谭云宾,王铁军,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照顾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22,17(7):58-61.
[15] 杨一帆,王 豆,李 涛,等.中医药分期治疗卒中后抑郁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2,43(4):534-537.
[16] 李晓青,安 娜,李 峰,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2):33-36.
[17] 谢素春,马欣欣,梁 英,等.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8):100-101.
[18] 苏彦龙.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焦虑的中医辨证分型及量化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4.
[19] 汪 巍,陈映辉,王丽娜,等.柴胡与醋柴胡疏肝解郁作用比较研究[J].中成药,2014,36(3):3-9.
[20] 周 露,邱新建,刘 莉,等.枳壳的黄酮类成分及抗抑郁作用研究概述[J].中药材,2018,41(5):1252-1255.
[21] 贾红梅,唐 策,刘 欢,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香附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9,42(1):49-55.
[22] 王秀云,李 云,朱含笑,等.甘草苷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额前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23(6):647-650.
[23] 丽 丽.蒙药材木香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5-羟色胺影响的研究[D].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22.
[24] 钱海兵,王 毅,黄国钧.温郁金水提物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及血管新生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3-5.
[25] 黄世敬,谭 赛,陈宇霞.合欢抗抑郁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4,8(3):4-6.
[26] 刘琼丽,黄信全,易继涛,等.夜交藤提取物对大鼠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0(18):1481-1483.
[27] 张 林,钟 艳,赵 静,等.归脾汤加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焦虑共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4-9.
[28] 周 平,蔡 敏,王化宁,等.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9):1081-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