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鲁,白涛,刘宏平,等.弹性髓内针技术与钢板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7):811-814.
[2] 王晓莲.中医适宜技术在骨折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2,1(15):91-93.
[3] 谢学文,张兆华,翁天才,等.加味补中益气汤在老年气虚血瘀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运用的临床研究[J].中成药,2017,39(12):2485-2490.
[4] 郭瑞峰,张振雨,张良,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股骨颈骨折直接前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38(2):167-169.
[5] 陈秀丽,许一吟,李敏清.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护理法对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1):2066-2068.
[6] 沈佳炎,曾利红,董婷,等.桃红四物汤不同剂型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早期气滞血瘀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6):25-27.
[7] 张斌剑.身痛逐瘀汤联合尺骨鹰嘴截骨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骨折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10):1423-1425.
[8] 朱文潇,王向阳,刘永辉,等.平乐三七接骨丸对桡骨骨折兔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9):1175-1179.
[9]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064-1065.
[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11] 邢会菊.身痛逐瘀汤对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2):221-223.
[12] 郭启发,李光,杜敏,等.注射用骨瓜提取物治疗四肢骨折对患者创伤指标与凝血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2):1545-1547.
[13] 黄东泳,沈洁,江喜波,等.中医疗法应用于四肢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当代临床医刊,2023,36(1):82-83.
[14] 肖焜壁.丹红注射液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2):253-255.
[15] 张守军.气虚血瘀与骨折愈合的关系及治疗探讨[J].四川中医,2021,39(2):46-48.
[16] 郑晓明,王康振,张会良,等.补气活血利水法配合功能康复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进程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2):189-192.
[17] 傅青,李巧平,李璟.中医适宜技术在骨折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8):149-151.
[18] 陈日,蔡耿辉,卢天祥.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胫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J].中外医疗,2023,42(9):163-166.
[19] 陈丽.患肢功能锻炼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16,28(2):79-80.
[20] 刘宝玉,李向阳.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汤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其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2,46(2):288-289.
[21] 陈雨菲,李小黎,张婧,等.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3,44(8):1150-1152.
[22] 曹锦涛,钱凤娥,王海涛,等.艾灸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3,35(2):399-403.
[23] 郑建军.通脉活血方联合西医预防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0):1106-1109.
[24] 刘丹琼.补阳还五汤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气虚血瘀证凝血功能及血流变指标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1):2735-2738.
[25] 彭亚勇,井国营,胡楠,等.中医辨证分期用药对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12):2306-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