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于瑶,程光宇,程为平.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8):54-57,61.
[2] 杨静棉.补肾健脾方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3,44(4):451-454.
[3] 张哓红,康梅娟.温胆益脑汤联合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2):178-181.
[4] 张永志,张立庄,刘义晗,等.帕金森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3,44(5):513-520.
[5] 蒋宁,张永祥,杜冠华.新思路?新方法——中药药理学研究与中药新药研发[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6,30(9):893-909.
[6] 卢珂佳,宋聚先.针灸调控自噬溶酶体通路治疗神经系统等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3,44(1):10-17.
[7] 王欣彤,朱清,梁森,等.脑络通浸膏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的回顾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1):16-20.
[8] 王倩,黄小波,张春燕,等.升清降浊方治疗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5):67-70.
[9]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 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4):268-271.
[10]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16.
[11] 杨宁,刘卫国,宁厚旭,等.帕金森病抑郁中西医结合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1,21(12):1027-1035.
[12] 田章林,龙波,董语涵,等.血清p-tau181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4,27(2):139-143.
[13] 沈娟,时婷婷,职海霞,等.多学科团队模式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4,30(1):96-100.
[14] 潘才钰,盛和静.培元解痉汤结合调神畅志安眠法针刺治疗帕金森病伴失眠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12):207-210.
[1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7-202.
[16] 姜佳慧,毕鸿雁.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疲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3,37(24):4452-4457.
[17] 程轶峰,冯珂珂,陈蕾,等.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2,22(4):283-290.
[18] 顾侃,刘昆,陆征宇,等.针药并用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12):993-995.
[19] 梁俊杰,魏明清,倪敬年,等.田金洲教授升清降浊法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经验[J].世界中医药,2020,15(16):2474-2477.
[20] 张芯,胡霖霖,毛竹君.中医学结病机理论研究评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9):4928-4931.
[21] 叶舫航,黄钰澄,孙悦,等.基于《黄帝内经》五郁探析麻黄升麻汤[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3):233-241.
[22] 汤善国.行气导滞润肠治疗慢传输型便秘80例[J].陕西中医,2004,25(1):22-23.
[23] 苍春阳.米力农对洋地黄类及利尿剂应用效果不佳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治疗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8):1119-1121.
[24] 马松峰,王红伟,路西明.山茱萸果核提取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5):522-524,545.
[25] 刘晓斌,张正祥,吉金山,等.柴胡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3):27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