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培丽.《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在偏头痛中的应用探究[J].陕西中医,2019,(2):267-269.
点击复制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在偏头痛中的应用探究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9年2期
页码:
267-269
栏目:
方药纵横
出版日期:
2019-02-0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9.02.038
作者:
张培丽
郑州市中医院脑病二科 (郑州 450000)
关键词:
伤寒论六经辨证偏头痛张仲景治法
分类号:
R22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摘 要 偏头痛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可根治、易复发等特点。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医学的进步,偏头痛已成为神经内科就诊的重要疾病之一。但现代医学缺乏对偏头痛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治疗偏头痛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多为单一复方辨病治疗,不符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疾病的宗旨。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偏头痛,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特色,根据六经所属的不同脏腑、经络病理变化、不同的疾病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加以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理论。本文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角度出发,以《伤寒论》中提及的偏头痛为研究对象,对此加以整理并溯本追源,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柴瑞震.谈《伤寒论纵横》“六气辨证”[J] .河南中医,2018,38(5):660664.
[2] 郭 清,宫洪涛.从《伤寒论》浅析六经头痛[J] .光明中医,2018,33(5):617618.
[3] 王丽平,李冬梅.从六经论治头痛[J] .中国针灸,2016,36(7):715716.
[4] 姜 艳,赵凤英.《伤寒论》经方治疗太阳经头痛的体会[J] .光明中医,2016,31(9):12221223.
[5] 杜 倩,李成卫,王庆国,等.《伤寒论》中寒热与八纲辨证中寒热的区别[J] .中医杂志,2015,56(7):541543.
[6] 蔡永敏,陈丽平,孙大鹏.《伤寒论》六经病证知识分类体系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208211.
[7] 刘建新,吴雪梅,郭素平,等.浅析《伤寒杂病论》辨治头痛[J] .中医学报,2014,29(12):17401742.
[8] 张广政,高 霖.《伤寒论》麻黄汤的临床运用体会[J] .中医药通报,2014,13(5):5657.
[9] 柴瑞震.《伤寒论》三阳病和三阴病的辨证论治规律[J] .河南中医,2014,34(8):14371441.
[10] 陈 明.从《伤寒论》解读“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879883.
[11] 刘 淼,廖尖兵,王文譞,等.基于六经辨证理论《伤寒论》六经病篇慢性疼痛中医证治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7):134137.
[12] 陈建锋,陈佳群,林 浩,等.刘茂才教授六经辨治头痛及常用药对经验总结[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9):15601562.
[13] 邵元欣,吴春丽,王兴臣.基于“少阳为枢”理论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头痛验案举隅[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2):8082.
[14] 许传奇,艾 华,李冬冬.结合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探究吴茱萸汤证治规律[J] .新中医,2016,48(9):45.
[15] 周 博,颜 红.浅析《伤寒论》少阴病吴茱萸汤证[J] .天津中医药,2018,35(7):508509.
[16] 赵进喜,张立山,刘宝利,等.三阴三阳辨证,实为辨方证;《伤寒论》论外感,更可治杂病[J] .环球中医药,2018,11(9):13731375.
[17] 李文汉.从《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看六经实质及经方发展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151.
[18] 周 波,陈瑞祥,张学著,等.形与神俱现代科学研究(3)——《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辨证的实质是四阳行一阴行的五行病辨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0):117121.
[19] 刘巧娟,张国骏,徐 玲,等.基于仲景论“烦热”七方证探析六经辨证之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6):11501152.
[20] 程绍民,喻松仁,熊英琼.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经络辨证的现代研究概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1):16. 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付艳丽,林燕,段春燕,等.浅析《伤寒论》中祛湿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17,(06):780.
[2]王晓萍,甘雪峰,和燕.《伤寒论》中汤剂的制备方法浅析[J].陕西中医,2017,(06):785.
[3]廖若晨 ,张卫△.《伤寒论》三阳经传变规律探讨[J].陕西中医,2019,(11):1616.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