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 毅,丁勇兴.乳腺改良根治术中肋间臂神经保留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5):627-628.
[2] 于 洋,梁 栋,吕 峰,等.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合并月经不调疗效及复发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5):618-620.
[3] 赖建权,龚迪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8):785-787.
[4] 孔咏霞.乳腺癌中医证型与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文献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8,31(3):68-71.
[5] 向 阳,杨慧霞,王建六.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4):284-288.
[6] 王 沛.中医外科学[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7-149.
[7] 韩 梅.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修订稿)[J].中国医药学报,1988,11(23):54-55.
[8] 范曼丽,何新芳.论乳癖针灸治疗思路[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5):192-194.
[9] 张亚兵,张莹雯,彭艳芳,等.疏肝健脾化痰方治疗肝郁痰凝型良性甲状腺结节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0):58-60.
[10] 宋潇逸,邵 华.补肾调周法治疗乳癖刍议[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2):4-6.
[11] 陈莲娟,盛平卫.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9):1380.
[12] 王思思.穴位埋线治疗乳癖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50-151.
[13] 郭新荣,成海燕,何 玲,等.“通调针法”电针治疗肝郁型乳腺增生病大鼠的疗效机制及其与迷走神经调节的关系[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1):79-86.
[14] 殷克敬.乳癖的临床思辨与针刺分型治疗[J].环球中医药,2019,12(8):1203-1206.
[15] 张瑛苹,廖成容,殷 柳,等.SMI对肝郁痰凝型乳腺癌实性肿块的检测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8(11):123-127.
[16] 苏 菲,万冬桂,刘 芳,等.中医药防治三阴乳腺癌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1):1649-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