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 洁,应洁敏,孙建平,等.补肾疏肝汤治疗绝经期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1,(7):867-869.[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0.07.013]
点击复制

补肾疏肝汤治疗绝经期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研究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1年7期
页码:
867-869
栏目:
临床研究
出版日期:
2021-07-09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高 洁1应洁敏1孙建平1王君梅2
(1.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2.西电集团医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绝经期妇女 补肾疏肝汤 性激素水平 子宫内膜厚度 血液流变学
分类号:
R 711.52
DOI: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0.07.013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汤治疗绝经期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绝经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前瞻性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疏肝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经期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治疗组的LH、FSH、E2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经期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经期出血量、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GR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2.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补肾疏肝汤治疗绝经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减轻经期出血量及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黄 媛.益气健脾补血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2):211-213.
[2] 杨江华,高 琴,白 帆,等.固冲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7):819-820.
[3] 崔潇华,王玉娜,孙敬芝,等.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形态学改变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1606-1609.
[4] 葛爱娟,王小红,邓瑞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22):88-90.
[5] 施冬青,万朝霞,陈冬梅,等.“补肾疏肝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2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0,56(2):58-60.
[6]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53(6):396-401.
[7] 柯忠妹,董新珍.中医药辨证论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6):1514-1516.
[8] 黄 蓓.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发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1):107.
[9] 陈士良,臧益民,李燕清,等.犬冠状动脉狭窄时局部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其机理[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8):618-619.
[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90-393.
[11] 刘恒炼,夏 敏,翁双燕,等.仙旱合剂对血热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9):1205-1207.
[12] 张 卉.正本清源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5例[J].西部中医药,2018,31(4):90-92.
[13] 欧 莉,苗彦霞,吕 娟,等.二色补血草总黄酮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模型大鼠子宫内膜VEGF、MMP-9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8,35(4):14-17.
[14] 陶小玲,陈雪君,赵军招,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规律及雌激素水平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2):249-251.
[15] 胡彩平,王晓光.补肾疏肝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9(11):49-54.
[16] 李锦英,张兆萍,叶金飞,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菟丝子-枸杞子药对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20,31(18):2202-2209.
[17] 王 维,李志红,姜尚上,等.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名医秦伯未膏方用药规律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0,15(16):2494-2498.
[18] 徐 阳,龚榜初,吴开云,等.掌叶覆盆子套种对板栗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演变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学杂志,2019,36(3):31-36.
[19] 汪 祺,戴 忠,王亚丹,等.何首乌中8种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体系中的肝毒性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8):589-593.
[20] 李 赛,李 东,辛喜艳,等.基于复杂网络分析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用药规律[J].吉林中医药,2019,39(2):206-21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