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颖文,陈 璐,胡学军,等.脐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机制探讨[J].陕西中医,2023,(3):345-347.[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3.03.017]
点击复制

脐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机制探讨
分享到:

《陕西中医》[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3年3期
页码:
345-347
栏目:
学术探讨
出版日期:
2023-03-05

文章信息/Info

作者:
李颖文1陈 璐1胡学军1齐 永2
(1.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510370; 2.广东省中医院齐永名医工作室,广东 广州 510120)
关键词:
消化系统疾病 脐针疗法 八卦卦象 辨证论治 时间医学 齐永
分类号:
R 322.4
DOI: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3.03.017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介绍脐针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理论与思路。脐针疗法是齐永教授发明,以易经理论和中医思维为指导,以脐部为全息,在脐壁实施针术,通过调动人体先天之气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脐针疗法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脐针治病遵循先取症状,次取系统,再取疾病的基础治疗顺序。讲究“下针必有方向,进针需含补泻”,脐针没有手法补泻,只有方位补泻,所以方位的确定非常关键。本文主要从“以症状落脏为首”“确定脐针方位”“以疾病对应八卦卦象”“确定脐针方位” “以中医辨证论治,确定脐针方位”“根据气机升降理论,确定脐针方位”“根据发病时间,确定脐针方位”“根据脐诊,确定脐针方位”等方面阐明脐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思路。每个思路可独立成为治疗疾病的方案,也可以根据病情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张声生,唐旭东.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60-3064.
[2] 凌小丹,陈国忠,袁 薇,等.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21,37(7):160-163.
[3] 齐 永.脐针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5-58.
[4] 罗翠文,梁咏竹,徐福平,等.易医脐针治疗痹症的思路浅析[J].中国针灸,2019,39(7):757-760.
[5] 王志磊,张 娟,杜冬青,等.脐灸疗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现状与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211-214.
[6] 胡学军,李颖文,张应杰,等.脐针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5):890-894.
[7] 林 佳,刘小琼,陈定定.脐针结合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2):311-314.
[8] 齐 永.脐针疗法、脐全息与脐诊法[J].中国针灸,2004,24(10):70-75.
[9] 董志航,齐 永.脐针疗法[J].中国针灸,2002,22(8):67-68.
[10] 刘秦浪,孙林梅,孙 慧,等.从脑肠轴探讨功能性便秘伴情绪异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2,17(4):579-582,589.
[11] 金振美,郅重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1,27(1):30-35.
[12] 李洪海,韩 琦,马月香.基于易象思维探析八卦-脏腑体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7):585-590.
[13] 席崇程,蒲亦乐,田 栋,等.从《新方八阵?补阵》浅窥张介宾阴阳思想[J].中医学报,2021,36(9):1830-1833.
[14] 杨必安,王 兆,黄作阵.黄元御“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的针灸应用探索[J].世界中医药,2016,11(5):861-864.
[15] 彭 超,顾 彦.脾胃病临证用药特点——评《中医脾胃病临证思辨录》[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0):197-198.
[16] 陈建逢.有关脾胃病的古训及现代应用[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17] 张梦若,张晓轩,李颖文,等.运用易医脐针辨治失眠经验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4):934-935.
[18] 皮舟遥,徐健众.论脾胃为五脏之本[J].河南中医,2021,41(2):169-173.
[19]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中医杂志,2017,58(17):1525-1530.
[20] 谭志康,陈星玥,王亚飞,等.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治[J].江苏中医药,2018,50(8):12-14.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杨 艺,王 伟,寇然冰,等.外泌体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23,(10):1478.[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3.10.033]
 YANG Yi,WANG Wei,KOU Ranbing,et al.Mechanism of exosomes in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J].,2023,(3):1478.[doi: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3.10.033]

备注/Memo

备注/Memo:
基金项目:广州市荔湾区科技计划项目[荔科工商信(2017)311号8]; 广东省中医院齐永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二院(2018)7号]; 杨志敏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粤中医办函(2018)150号]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