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于文霞,何青敏,姚 彬,等.三黄血竭方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创面愈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3,45(2):157-161.
[2] 程 梅,方朝晖,程若东,等.超声清创术联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Wagner2、3级溃疡的治疗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17):116-119.
[3] 马 翠,花奇凯,何晓红,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对重度糖尿病足患者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后炎症指标及创面愈合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7):1630-1634.
[4] 王瑞良,石晓欣.奥扎格雷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1):90-93.
[5] 陈小琴,李茂生,汪栋材,等.运用肾四味合加味顾步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8):1775-1780.
[6]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病分会,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糖尿病足病专家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1):19-27.
[7] 洪 杰.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征及其Wagner分级的临床价值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20.
[8]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病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指南[J].中医杂志,2021,62(12):1099-1104.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31.
[10] 姜小飞,冉兴无.糖尿病足溃疡面积及体积计算的方法学介绍[J].华西医学,2008,23(1):114-115.
[11] 刘宇彪,周花玩,鞠 上.祛瘀通络解毒方联合中药外治方对糖尿病足溃疡面局部组织活化素Ⅰ型受体和人矮小同源盒基因2表达的影响[J].河北中医,2022,44(5):732-738.
[12] 孙之中,刘朝红,陈其华,等.象皮生肌膏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组织内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2,43(12):1664-1668.
[13] 王 彬,张筱杉,赵亚男,等.四畔理论指导下八味箍围膏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溃疡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9,59(26):68-70.
[14] 刘 宁,向丽萍,田 毅,等.从太阴脾、肺探讨糖尿病高危足与足痿的关系[J].陕西中医,2022,43(8):1082-1085,1090.
[15] 徐旭英,杨博华,赵进喜,等.论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法及其实践[J].北京中医药,2021,40(12):1336-1339.
[16] 潘旭月,邓 品,王梅青,等.复方血竭粉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2,30(7):32-37.
[17] 冯海霞,彭新宇,董 峰.阳和汤加减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21,42(7):900-902.
[18] 黄仁燕,闫少庆,杨 晓,等.紫朱软膏治疗非缺血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Th1/Th2细胞的影响[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4):1586-1592.
[19] 吴俊伟,郭叙喜,叶仁群,等.排脓散加减方治疗血脉瘀阻型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6):1285-1290.
[20] 王广勇,马 萍,王菲菲,等.当归补血汤合二妙散对糖尿病足疼痛程度及TNF-α、IL-1β、COX-2水平的干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8):136-139.
[21] 梅 希,曾 俊,唐明薇,等.姜黄素对糖尿病足溃疡小鼠氧化应激、细胞炎症因子和创面血管新生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3):285-287,292.
[22] 李 泽,单 伟,姜 东.Maresin1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12):1467-1471.
[23] 王树华,胡欢乐,齐志娟,等.2型糖尿病足患者ApoB/ApoA1及其炎症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21,32(3):301-304.
[24] 马俊龙,程连芝,唐何勇,等.益气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及JNK信号通路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2021,44(S1):232.
[25] 朱丽丽,傅绪栋,魏淑珍.沙格列汀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8):1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