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钰欣,王 雨,马博雅,等.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J].陕西中医杂志,2020,(3):364-367.
点击复制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分享到:

《陕西中医》杂志[ISSN:1000-7369/CN:61-1281/TN]

卷:
期数:
2020年3期
页码:
364-367
栏目:
学术探讨
出版日期:
2020-03-05

文章信息/Info

文章编号: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20.03.026
作者:
张钰欣1王 雨1马博雅2沈翊康1 张雨菲1刘钟阳1张保春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2.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CA 95131)
关键词:
李杲 阴火理论 病因病机 症状 治法 临床运用
分类号:
R22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通过对李杲阴火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与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医家对“阴火”本质的研究,主要有妄动的相火,内生之火以及气虚发热三种观点。病因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产生的始动因素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与七情内伤,产生的根源为脾胃亏虚和元气不足。病机方面,主要有气火失衡伴升降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两种观点。症状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为病,元气不足与火热亢盛之象并存。治法方面,医家大多从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三个方面入手,以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使用。临床方面,阴火理论多运用于糖尿病、发热及消化类疾病的诊治,肺、心、肾、五官、皮肤等相关疾病亦有涉及。通过探讨李杲阴火理论的研究进展,以期达到丰富李杲学术内涵、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李国平,郑加利.李东垣“阴火”论浅析[J].黑龙江中医药,1993(2):5-9.
[2] 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3] 赵瑞占,秦 璇,崔爱明.从“坎卦解”浅析李杲“阴火说”[J].四川中医,2015,33(5):21-22.
[4] 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李东垣“阴火论”学术思想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4):225-227.
[5] 冯 梅,钟志兵,周欣欣.“一气周流”与“阴火论”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7):70-71.
[6] 黄为钧,赵进喜,丘立富.李东垣“阴火学说”初探[J].中医杂志,2015,56(15):1265-1268.
[7] 白建英,张秀芬,杨贵真,等.李东垣《脾胃论》“阴火”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0):4586-4588.
[8] 王 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31.
[9] 毛俊同,丁国华,王 畅.丁光迪对东垣脾胃学说的论述及运用“升阳三法”的临床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6,48(9):1-4.
[10] 管利民.读李东垣“阴火”说浅识[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4):247-248.
[11] 蔡超产,杨博文,孙鸿昌.李东垣阴火本质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48-50.
[12] 赵心华,鲍计章,倪红梅,等.从《黄帝内经》探析李东垣“阴火”理论[J].中医杂志,2016,57(11):979-981.
[13] 王海明,郭希勇.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8):96-97.
[14] 安 宏,高思华.“阴火”论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664-667.
[15]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16] 陈 光,王 阶.李东垣阴火理论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2):94-95.
[17] 张年顺.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7.
[18] 吴昊天,陈广坤,张保春,等.“阴阳水火”哲学观指导下对阴火定义的重新解析[J].中医杂志,2014,55(2):99-102.
[19] 于新捷,石志敏.李杲治疗阴火证的用药特点解析[J].四川中医,2015,33(2):22-23.
[20] 王进波,李能娟,胡 江.从“阴火论”探析脆性糖尿病中医证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2):108-111.
[21] 贺三美,黄亚会,程倩倩,等.从李东垣“阴火理论”论治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3):119-121.
[22] 石燕萍,韩俊阁,曾双辉.应用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7,34(2):62-65.
[23] 李佩文,崔慧娟.实用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5.
[24] 陈顺泰,花宝金.李东垣“补中、升阳、降阴火”理论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7,32(10):1821-1823.
[25] 张鹏飞,陈育群,任 婷,等.黄政德运用“阴火”理论治疗四肢烦热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7):44-45.
[26] 张 桐,吴炎阳,张建平.张建平主任医师临床治疗不明原因发热[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7):83-84.
[27] 贾 博,白 光.从李东垣“阴火”理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J].广西中医药,2016,39(4):45-46.
[28] 张浩彬,叶 柏.叶柏教授应用阴火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4):721-723.
[29] 王 帅,孙滨滨,吴京伟,等.使用李东垣升阳散火汤治疗混合型功能性便秘一例[J].环球中医药,2018,11(10):1575-1577.
[30] 汤煜媛.从圆运动角度探讨郑钦安之阴火与李东垣之阴火的关系[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89-91.
[31] 陈 芳,江道斌.李东垣与朱丹溪相火论之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3):305-306,331.
[32] 张 航,冯嘉玮.李东垣“阴火”与朱丹溪“相火”之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7):871-873.
[33] 潘飞翔,林 燕.从“阴火致病”论浅谈慢性肾炎的病机和治法[J].陕西中医,2019,40(12):1749-1751.

备注/Memo

备注/Memo:
*北京中医药新奥奖励基金资助项目(2018-XAJLJJ-012)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20-04-07